获奖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代谢综合征及代谢危险因素与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玮琪
专业:神经病学
导师:王拥军 教授
所在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陈玮琪及导师王拥军教授
读博感言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五环的圣火中,我从中国最北边的城市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母校----首医,开始了我无知且无畏的医学生涯。佛说:“失去是为了得到”,这一路走来,我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这十年周围世界纷繁变化,但是对未知的渴求和对医学的一腔热血从未改变。追求理想的人会碰到一个肯相信他的人,一定有这么一个人在等你,等你踏出适当的一步,进入他的感知范围。他跟你一样深信你会有成就,平时是你学习的典范,并在特别的时刻,助你一臂之力。他能够洞察你的潜力,祝福你新的尝试,让你在失落时,永远看到希望;让你在得意时,不要偏离轨道。我很幸运,遇到了我的导师----王拥军教授。硕博五年来他以大家的气度、深邃的思维、广阔的视野使得我能纵享中国脑卒中领域最强大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平台。研究从选题立题、设计到结果分析直至文章撰写和论文的修改都凝结了导师的心血和智慧结晶。南怀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曾是我对自己的全部要求,凡此过往,皆为序章。在未来的日子里,从不高看自己,也从不低看别人,做最坦然的自己。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
脑卒中是全球人口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其中,约有30 %左右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轻型缺血性脑卒中。NICE虽然本次发作并不遗留或仅仅遗留轻度的神经功能残疾,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NICE人群发病后短期内的脑卒中复发风险很高,发病后90天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高达10 % - 20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综合征之一,其危害巨大,控制也相当困难,需要管理的危险因素多,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是重要的管理手段。目前有关代谢综合征及代谢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以及NICE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阐明。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深入分析代谢综合征以及代谢危险因素与NICE患者的复发及预后的之间的关系,为明确NICE的预后相关因素提供依据。
主要创新点
本论文通过探讨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的评估,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预后预测有一定的提示,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细致认真的研究实施,主要创新点包括:
1.本课题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明确了代谢综合征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以及复发之间的关系。
2.本课题以队列人群为基础,探讨肥胖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及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深入回答了肥胖作为卒中预后“悖论”重要相关因素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具体作用。
3.本课题还描述了在缺血性脑卒中领域较少被关注的胰岛素抵抗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胰岛素抵抗作为人体内代谢异常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人群,尤其是中国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研究甚少。
代表性论著
1. W Chen, Y Pan, J Jing, X Zhao, L Liu, X Meng, Y Wang, Y Wang. Recurrent Stroke in Minor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or Diabetes Mellitus. J Am Heart Assoc. 2017;6:e005446. (IF 5.096)
2.Y Pan, W Chen(并列第一作者), Yun Xu, Xingyang Yi, Y Han, Q Yang, X Li, L Huang, S. Johnston, X Zhao, L Liu, Q Zhang, G Wang, Y Wang, Y Wang.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lopidogrel Efficac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7; 135:21–33. (IF 17.902)
3. W Chen, G Liu, J Fang, Y Wang, Y Song, Y Pan, H Li, L Liu, C Wang, X Zhao, Y Wang. External Validation of the Totaled Health Risks in Vascular Events Score to Predict Functional Outcome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Entered into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6; 25(10):2331-7. (IF 1.716)
4. W Chen, Y Pan, X Zhao, L Liu, H Li, X Liao, C Wang, Y Wang, Y Wa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 of Mild Stroke: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Mild Stroke. Sci report. 2017; 23;7(1):2299 (IF 4.609)
5. Y Pan, W Chen(并列第一作者), J Jing, H Zheng, Q Jia, H Li, X Zhao, L Liu, Y Wang, Y He, Y Wang. Pancreatic Beta Cell Function and Prognosis of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7;48:2999-3005. (IF 6.61)
6. Y Suo, W Chen(并列第一作者), Y Pan, Y Peng, H Yan, X Zhao, L Liu, Y Wang, G Liu, Y Wang. The Max-ICH Score Predicts Long-term Outcom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18. doi: 10.1111/cns.12846. [Epub ahead of print] (IF 4.063)
7. Y Suo, W Chen(并列第一作者), Y Pan, Y Peng, H Yan, W Li, G Liu, Y Wa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rkers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in Hematoma Expans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8;27(7):2006-2013. (IF 1.716)
导师指导感言
陈玮琪同学在5年前成为我的硕士,在3年前由于在硕士期间的优异表现免试录取继续攻读我的博士。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授学生以渔,而非鱼,是以希望未来陈玮琪同学能够在脑卒中领域继续深入钻研,为了那些她在临床上遇见的疑惑,为了更多的患者获益,为了她的梦想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拼搏。这5年她在脑卒中研究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为之努力,几年学习时光成绩斐然,未来漫长的路需要重新走,希望事事顺利,继续努力,再创佳绩。